首页

丝袜美腿女王

时间:2025-05-25 16:57:01 作者:中老边境磨整村: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交融创新 浏览量:26753

  中新网云南西双版纳5月24日电 题:中老边境磨整村: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交融创新

  中新网记者 韩帅南

  “磨憨不仅是中老边境的重要节点,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在这里传承,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近日,巴基斯坦博主宋雅丽、西班牙留学生叶悠莉相约来到中老边境磨憨镇磨整村,共同体验在这里世代流传的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和瑶族刺绣。

  磨憨镇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地处中老铁路、昆曼公路的关键节点,是中国与中南半岛的交通枢纽之一。绿树环绕中的磨整村,如同镶嵌在中老边境上的一颗翡翠,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现代化蜕变,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边陲画卷。

宋雅丽(左)和叶悠莉(右)体验傣族慢轮制陶。视频截图

  刚一来到磨整村,宋雅丽和叶悠莉的目光便被牢牢吸引。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寨门在村口矗立,村中道路干净整洁,一栋栋傣家小楼错落有致。

  “自2021年云南启动边境幸福村建设工程以来,磨整村的变化可大了。”村民周清香热情地向宋雅丽和叶悠莉介绍,曾经的磨整村基础设施落后,村容村貌杂乱。如今,村寨干净整洁,处处有绿化,一幅幅充满民族风情的墙绘引人注目。

  周清香说,磨整村的美丽蜕变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她也抓住时机,利用自家的泰陶工坊推出傣族慢轮制陶体验服务,让游客得以亲身感受西双版纳这一传统技艺。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已有四千多年历史,饱含着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快轮制陶不同,傣族陶匠以手拨动木质陶轮,依靠纯手工塑形使陶器呈现出质朴自然的风格。

  “我正在学习直播,希望能通过直播让创新的傣陶制品发往全国各地。”周清香说。

  离开傣陶工坊,宋雅丽和叶悠莉前往磨整村的一家瑶族服饰店,店铺内各式各样的瑶族服饰琳琅满目。“这些衣服上的瑶族刺绣针法细腻、图案独特。”宋雅丽不禁感叹。

  服饰店的主人赵改玲介绍,瑶族刺绣历史悠久,承载着瑶族千年的历史与文化。“随着这几年大家的生活条件好起来,我们瑶族服饰在保留古老图案的基础上,用料、颜色搭配等都提升了一个档次。”赵改玲说。

宋雅丽(左)和叶悠莉(中)试穿瑶族服饰。视频截图

  宋雅丽和叶悠莉忍不住将两套瑶族服饰试穿上身,异国风情与瑶族文化相得益彰。“传统和现代共存,自然和人文交织,这正是磨憨的魅力所在。”宋雅丽说。

  叶悠莉则认为,在磨整村,各民族的文化在传承保护中也得到交融创新,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创建了美美与共的和谐家园。

  宋雅丽和叶悠莉在磨整村的传统文化体验之旅,是“边城故事多”——海外体验官直拍云南省边境幸福村系列视频中的故事之一。该系列视频由中国新闻网、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联合出品。5月19日起,视频在中国新闻网、缅甸金凤凰报网、M Time缅甸视窗、柬埔寨酸角树新闻网、老挝万象时报网、斯里兰卡Daily News、巴基斯坦外交视野等平台上线,每天一集,连续展播6天。(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甘肃肃北拍到成群野牦牛活动画面

作为食道发音老师的李健国也是一位无喉患者,他从青蛙的叫声中获得了灵感,摸索了独特的训练食道发声窍门。在现场,他将这种方法传授给其他患者。

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任振鹤表示,强化一种意识,就是用好多重机遇,拓宽发展空间。甘肃正处于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叠加和自身优势加速释放的历史交汇期,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国家战略、“双碳”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等,带来了宝贵机遇和绝佳“风口”。甘肃要放大通道优势,加快从“后卫”走向“前锋”,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着力构建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

新能源机车引领交通领域绿色转型

艺术研究院将立足复旦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依托多学科交叉,囊括艺术哲学、美学、艺术史、文史研究、文博、新闻传播等多个学科领域,围绕“重新阐释和建构中国传统艺术的话语体系”“重新认识和阐释西方现代艺术的文化结构”“推动艺术与前沿科学的创造整合”三个问题域,整合资源及力量开展跨学科、前沿性、高水平研究。

政论片《阔步迈向网络强国》|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老年人也是学无止境啊!”70岁的黄拥献不仅是葫芦丝十级选手,还报课学习了竹笛、陶笛、书法、中医、埙,自学了电吹管。只要有时间,她就背着乐器、扩音器,坐公交车到长沙湘江风光带吹奏《我爱你中国》《我的祖国》《报喜鸟》等歌曲。为迎合年轻观众,她会用电吹管献上粤语歌曲《护花使者》。

美媒称王毅将访美 中美新一波高层接触来了?

“我再次强调,美国不寻求与中国‘脱钩’。”美国财政部长耶伦4月8日在北京表示,美中两国经济关系紧密,健康的经济关系将为两国带来显著益处,稳定的双边经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期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